谈迁在清代只生活了十几年,《国榷》初撰稿是在明亡前完成的,再撰稿因不曾刊刻而得免于清朝官方的干预以至于遭毁的厄运,使这部明朝人撰写的明朝史巨著得以流传于后世。从这几个方面来看,把谈迁视为晚明史学崛起过程中的一个殿军,或许是恰当的。
[1] 陆容:《菽园杂记》卷十四,北京:中华书局,1985年,第179~180页。
[2] 吴晗:《记〈明实录〉》,《吴晗史学论著选集》第2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6年,第302页。
[3] 郎瑛:《七修类稿》卷十三“三无”,上海:上海书店出版社,2001年,第136页。
[4] 张岱:《石匮书自序》,《琅嬛文集》卷一,长沙:岳麓书社,1985年,第18页。
[5] 王世贞:《弇山堂别集》卷二十《史乘考误一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85年,第361页。
[6] 钱大昕:《万先生斯同传》,《潜研堂集·文集》卷三十八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9年,第682页。
[7] 初修《大明会典》成书于弘治十五年十二月,当在1503年,此处按常例,仍书为1502年。
[8] 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三十九,《明实录》第2册,台北: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历史语言研究所,1962年,第783~784页。